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行業資訊
河南省人大代表侯濤:建議“十五五”促進河南地熱能產業發展壯大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5-01-20 14:28:14瀏覽次數:131
提起地熱,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泡溫泉。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地熱的利用方式早已超越了單一的溫泉享受。事實上,地熱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其在供暖、發電等多個領域都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
這幾年,在鄭州、周口等多地,已有不少小區開始采用地熱供暖,這不僅有效降低了供暖成本,還減少了碳排放。這些成功案例充分證明了地熱能新技術在供暖領域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如今,在地熱能領域,兩項創新的“取熱不取水”換熱型新技術,開辟了新的應用場景,擴展了地熱能在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業領域的應用范圍。對此,建議在“十五五”期間,河南能加大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以進一步促進河南地熱能產業的發展壯大,使其成為支撐河南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經過地熱開發企業與科研院所的聯合創新,河南地熱開發利用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中國科學院汪集暘院士團隊領銜研發的巖土儲能循環利用技術與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技術,完全實現了“取熱不取水”,突破了傳統水熱型地熱能開發利用對地下水資源的依賴,大幅擴寬了地熱能應用場景,為我省地熱能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目前,這兩項創新技術已在沈陽、北京、鄭州等地多個清潔能源供暖(制冷)項目中得到應用。”侯濤舉例說,鄭州(中牟)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劃的23座能源港全部建成后,將能夠滿足2405萬平方米建筑的供熱需求。每個供暖季預計將減少天然氣消耗2.6億立方米,節省運營費用約10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5萬噸。“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驗證了新技術在公共建筑、工業領域等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還為全省范圍內推廣地熱能替代傳統燃煤、燃氣供熱提供了可行且經濟的路徑選擇。”
在河南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背景下,為進一步擴大地熱能新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使地熱能成為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并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侯濤建議,河南在編制能源領域“十五五”規劃過程中,大力推廣地熱能領域“取熱不取水”的新技術,鼓勵公共建筑和工業園區優先采用巖土儲能循環利用技術滿足供暖和供冷需求。“建議以鄭州、新鄉為示范,區域化推進居民住宅地熱能替代天然氣供熱項目,推動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邁進。”
同時,侯濤建議,河南建立地熱能新技術應用重點項目清單,從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庫、大型工業企業、大型公共建筑中布局建設一批項目,提供資金和金融政策支持,擴大先進技術示范應用,有效減少對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依賴。
“對于采用‘取熱不取水’技術的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建議明確無需辦理礦權手續,簡化審批流程,提升項目推進效率。”侯濤建議,對地熱能替代燃氣供熱項目給予財政扶持,并在市政工程建設用地、用水、用電價格等方面實施優惠政策,以推動我省能源替代進程的加速。